预防洗钱犯罪,维护金融安全 |
分类:时事点评 时间:(2015-03-02 14:42) 点击:558 |
预防洗钱犯罪,维护金融安全 根据我国《刑法》的有关规定,洗钱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,通过各种方法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犯罪行为。比如,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账户、购买有价证券、转移资金等。 “黑钱”主要来自哪些犯罪活动? 所有因犯罪活动获得的收入都是“黑钱”,将这些“黑钱”存入金融机构、进行投资产生的收益,也是“黑钱”。特别是,我国《刑法》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了与“ 洗钱”有关的七类严重的“上游犯罪”,分别为:毒品犯罪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、走私犯罪、贪污贿赂犯罪、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、金融诈骗犯罪。在我国,清洗这七类上游犯罪的“黑钱”,要按洗钱罪论处,情节严重的,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10年;其他洗钱行为将按照我国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、第三百四十九条或其他相关条款论处。 洗钱活动有哪些途径或方式? 常见的洗钱途径或方式有: ◆通过境内外银行账户过渡,使非法资金进入金融体系; ◆通过地下钱庄,实现犯罪所得的跨境转移; ◆利用现金交易和发达的经济环境,掩盖洗钱行为; ◆利用别人的账户提现,切断洗钱线索; ◆利用网上银行等各种金融服务,避免引起银行关注; ◆设立空壳公司,作为非法资金的“中转站”; ◆通过买卖股票、基金、保险或设立企业行各种投资活动,将非法资金合法化; ◆通过购买彩票进行洗钱; ◆通过购买房产进行洗钱; ◆通过珠宝古董交易和虚假拍卖进行洗钱。 谁是洗钱活动的受害者? 洗钱为犯罪分子转移和掩饰非法资金、使不法分子达到占有非法资金的目的,从而帮助、刺激更严重和更大规模的犯罪活动。洗钱活动严重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,助长和滋生腐败,败坏社会风气,腐蚀国家肌体,导致社会不公平。洗钱活动造成资金流动的无规律性,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。洗钱活动损害合法经济体的正当权益,破坏市场微观竞争环境,损害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公平竞争。洗钱活动破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基础,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法律和运营风险。洗钱活动与恐怖活动相结合,还会危害社会稳定、国家安全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形成巨大威胁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